在曹操的软磨硬泡下。
许劭给了曹操一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枭雄”的点评。
由此,曹操名声大噪。
后来,曹操重建许都朝廷后。
感叹于手里人才不足,这才重新召开月旦评。
每月月初,由专人点评世子们的诗词文章。
优秀者,直接被朝廷录用。
由此,月旦评成为了继“察举制”和“征辟制”之后的另一个做官途径,受到广大读书人的追捧。
而许都,也很快成为了读书人的聚集之地。
大家都渴望自己能够在月旦评上扬名,从而步入仕途。
而荀攸之所以让曹丕交好杨修。
则是因为,在许都的时候,最近几次的月旦评,都是由杨修主持。
按照荀攸的意思,只要曹丕和杨修配合好,把这一次的月旦评,变成对曹植的批斗场。
那么这一次,曹植绝对会被拍死。
曹丕闻言,瞬间大喜。
想到自己之前对杨修的不重视。
曹丕这才想着,以这么高的规格来款待杨修。
在他看来,自己都拿出如此诚意了。杨修还不得当场俯首称臣。
……
时间一点点过去。
就在客人们都已入席。
大家都看向曹丕,等待曹丕下令开席的时候。
却见曹丕此时,一脸着急的看向门口。
在众人的注视下。
突然,曹丕猛的冲向门口。
“杨修呢?”
见管家一个人回来,曹丕愤怒道。
“二公子,杨修说,他刚刚从四公子那里回来,喝了些酒,就不来这里了!”
管家大声道。
“什么,他怎么敢!”
因为愤怒,曹丕一脚把管家踹飞。
随即咆哮道:
“子建现如今已经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他怎么敢去子建那里,他怎么敢拒绝我!”
因为愤怒,因为不解。
曹丕此刻的表现有些失态。
见曹丕如此反应。
众人当即“仗义执言”,开始对杨修“口诛笔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转眼之间,杨修在众人口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卑鄙无耻的人。
“四公子放心,杨修不识好歹,我替你去教训他!”
就在这时,有人开口道。
“哦,那就多谢司马兄了!”
杨修看向说话之人,正色道。
“放心,包在我身上!”
那人拍着胸脯道。
“二公子,当初四公子折辱我和伟长兄,这口气我一直憋在心里……”
“现如今朋友们都在这里,我有意带着大家再次挑战四公子,一来,为自己报仇,二来,替二公子和孔大夫出一口气!”
就在这时,王璨开口道。
“不错,我也要出这口气!”
徐干连忙站了出来。
“那加上我!”
“算我一个!”
“还有我!”
……
各种应和声,从席间传出。
曹丕闻言,顿时大喜。
“子建、杨修,这么多人下场,我就不信拍不死你!”
曹丕在心中恶狠狠道。
说完这话后。
曹丕看向厅内众人,大笑道:
“诸位如此帮我,曹丕感激涕零!”
“大家今晚开怀畅饮,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