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抓阄的猫腻

“我去,预感还真对了!”

从张伟口中得知这六十多万的用途后,钱秋暮是彻底惊呆了。

跟他刚才预感到的一样,这串数字带来的不是惊讶,那简直就是惊喜,狂喜!

他受钱萱萱变化触动,改变主意要留在张伟家小学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在盘算着怎么解决教室问题。

现在的房子完全能称得上是危房,最好的方法就是推倒重建。

可做了这么长时间的老师,对于建六间教室要花多少钱还是知道一些的。

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花费,对于张家村来说,就是天价。

即便是让全村人一块想办法,估计也弄不来这么多钱。

至于向上级申请补贴,也不太现实。

人数这么少的学校,按照道理来讲确实是直接撤校合并最合理。

附近几个村子的学校撤掉一部分,然后统一到其中一家去上学。

这样既能节省教育经费,还能集中师资力量,教好学生。

可撤校并校哪那么容易。

每个村子都想把自己村子里的学校留下来,争执不休。

他前几天跟市里中学的校长打电话,这是校长亲口跟他说的。

港海关于山村小学的撤校并校工作刚开始,现在正是各个村子谁也不愿意松口,争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而且,不仅是人数少的山村小学,部分村里或者镇上的中学,也面临着合并的命运。

没办法,很多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到县里甚至是市里去上学了。

如果村镇还为了所剩不多的学生维持着这么多的学校,明显是太奢侈了。

会给地方上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他原本想着留下来后先通过借用村民房子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

然后自己亲自培训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水平,这样应该很快就能把孩子们的成绩提升起来。

到时候学校成绩好,那就能在跟周边村子争留存名额的时候占据优势。

就算最后真争失败了,张家村小学被撤掉了。

那他作为特级教师,前任校长,大概率附近保留下来的那座小学的校长位子,只要他积极争取,那大概率还是他的。

这样,最后自己不但能留下来,还不至于不久的将来还得回城里去。

而张伟说要盖新教学楼,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

首先孩子们上课就不用考虑去借民房了。

民房的采光比较差,安全但却不适合用来当教室。

除了解决安全问题,盖新房还基本解决了以后各个村子之间争夺保留学校的名额的问题。

到时候张家村小学是干净整洁的教学楼,而其他村的还是老破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