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是六岁就开始上学前班,七岁上小学一年级,村小的孩子八九岁才来上一年级,在大人眼里都觉得无所谓。

能读就读,不能读就回去做家务,特别是女孩子不能读长大一些直接嫁人,什么都不影响。

家长的愚昧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悲剧。

“据我了解,最近 几年年轻的父母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小孩子十有八九都跟着祖辈一起生活,祖辈还在沿用着老方法教导孩子,这些孩子……”

一言难尽啊!

要改变他们,得从根本上从思想上去改变。

短时间内,他们在学校是一个样子,回到家立即就变回了原形,这不是短暂能做好的事儿,而是一项长久的,持之以恒的事儿。

“还有一点,也不知道当提不提。”

“陈老师,你请讲。”杜天全发现这个陈老师确实是做足了功课,什么事情都很到位。

“就是这个学校的条件实在太差了,老师待遇也低,来这儿的都只能是代课老师,代课老师原本就没有正式老师工资高,还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干工作。”陈老师道:“有句话说得好,不能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打铁需要自身硬,想要让老师留下来,就得让老师觉得值得。”

“据说去年一个代课老师是镇上的一个小年轻,他干了最后一个月就不干了,理由是学校差就不说了,工资太低了,还当不了在工地上去搬砖。”陈老师感慨道:“现在外面打工的人确实也能挣钱,当老师的人得守得住清贫,现在是不容易找到这样的人了。”

这话很现实,也很正确。

杜天全将陈老师说的问题一一记了下来。

“杜主任,您这是……”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单薄的,单靠我一个人,我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杜天全道:“但是我可以找人帮忙,陈老师,你安心在这儿教他们,这些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