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如果不给,就得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之后该给多少还是给多少。

根本不会少一分。

与董天为敌,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所以,即便是自己的内心有多不情愿。

还是忍着肉痛给了运。

一切还都算顺利。

这也正是董天意料之中的事情。

同时,从益州、凉州等各个州郡征调粮草的事业都在稳步进行着。

这些都是董天的地盘,理应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董天对于这些也并没有太过关注。

真正让他关注的只有一件事。

借粮。

与民间百姓借粮.

当日,在天子紧急召开的朝会上,蔡邕向群臣、世家发起募捐后不久。

由李儒起草的借粮公文也纷纷张贴在市井间热闹的大街小巷、勾栏酒馆里。

由于在当时,普通的民众的文化程度极其有限,能读书认字的少的可怜。

所以,往往在张贴公文之处还会令站一名朝廷之人,在旁朗诵。

以告知周围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今年大旱,兖州饥荒,数百万百姓……”

在公文的旁边一位穿着官服的儒生大声地诵读着公文上的内容。

很快便引起了周围许多百姓的围观和议论。

“征粮?兖州饥荒?”

“兖州饥荒与我们司隶有什么关系?我们的手里可没有什么捐出去的粮,自己吃还嫌不够呢!”

“散了散了,没什么好看的,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要募捐去找那些有钱有粮的世家去,我们穷苦百姓哪里能有余量?”

这是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听到公文时的反应,

一个个皱着眉头,满脸的不爽。

这里的所有人都是苦怕了,也穷怕了。

好不容易这两年的生活好了一点,就要向他们征粮?

这怎么可能!

“不对,你们听征粮的是大将军!这公文是大将军写的!”

“大将军?这是大将军在为兖州征粮?”

初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们都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