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南匈奴南侵

没有就好。

“可是皇宫内出了什么事?”

董卓皱眉,疑惑地看向李儒。

李儒答道:“近来一切顺利,并无异常。”

他同样不解地望向董天。

董天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竟让董卓和李儒生疑,似以为宫中有变。

他故作严肃,缓缓道:“父亲,我们初掌洛阳,虽已威慑群雄,但根基尚浅。”

“皇宫和朝堂内,只要小皇帝和大臣们乖顺,还是尽量减少事端为好。”

“原来是此事。”

董卓摸着他那圆滚滚的肚皮,笑道:“董儿放心,为父明白轻重。”

李儒也道:“公子勿忧。”

“近来主公仅在府中饮酒寻欢,并未生事,更别说皇宫内了。”

董天点点头,心中放下戒备。

“父亲与李儒先生此番同来虎牢关,想必有事吧?”

董天问道。

方才收到反董同盟撤军的消息,董卓与李儒便立刻出现,显然不仅仅是来祝贺。

以董卓的性子,时局有利之下,怎会特意来虎牢关?

在府中饮酒作乐岂不更自在?

董卓爽朗大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董儿你。”

他转头道:“文优,把并州的事与董儿说说吧。”

李儒抚须开口道:“今日清晨,并州传来紧急军情。”

“南匈奴趁着中原战乱,丁原去世,并州无主之际,大举南侵。”

“一路烧杀抢掠,行径恶劣,已经逼近洛阳。”

“哦。”董天神色淡然。

原来是南匈奴南侵之事。

南匈奴……他脑海中浮现出历史中的一幕幕。

在历史上,南匈奴一路南下掳掠,董卓迁都长安,十八路诸侯撤兵,各自回防,中原百姓饱受苦难,生灵涂炭。

甚至连才女蔡琰也被掳走,命运坎坷。

但今世有他董天在,虎牢关与洛阳固若金汤,南匈奴自知难以得手,百姓才得以安生。

蔡琰因此得以改变命运,成为他的未婚妻,免去流离之苦。

不过,并州如今确实极为虚弱。

丁原身亡,吕布归降西凉军,并州原有的战力尽数东流。

并州狼骑、吕布手下的骁将宋宪、侯成、魏续、张杨等人,也都归顺西凉,跟随吕布而去。

如今并州兵力空虚,根本难以抵挡南匈奴铁骑的进攻。

“这些狼子野心的外族!”

董天目光如刀,闪着寒光。

面对外族入侵,心中竟燃起罕见的愤怒。

中原百姓岂容异族肆虐?

见董天神情不悦,董卓趁势怒道:“这些杂碎,竟敢犯我疆土。”

“董儿,你可愿替为父走一趟,将这些狗杂碎赶回去!”

董天点头应道。

“好!”

他知道北方游牧民族未来将给华夏大地带来怎样的灾祸。

为避免后世“五胡乱华”的惨剧再现,容不得丝毫放纵!

见董天答应,董卓心中暗喜,握着董天的手道:“我已经派李傕、郭汜率两万大军先行增援。”

“只是他们孤军前去,为父终觉不放心。”

董天不禁一笑。

想当年董卓独战羌族,何其威风,如今竟推说不放心?

只是分明图省事罢了。

不过,身为董卓之子,他无法拒绝这个差事。

李儒也微笑点头。

有董天前去,并州战事自然安稳得多。

李傕、郭汜虽然勇武,但难堪统帅重任。

他们适合冲锋陷阵,却无法指挥一方全局。

李儒促成董天出征,不仅是为并州百姓,更为西凉军势力的长远布局。

如今以洛阳为中心的大片司隶地区初步纳入掌控。

三年之内,洛阳将成为真正的根基之地。

南匈奴若继续南侵,便会威胁到洛阳的安全。

无论如何,西凉军绝不能坐视。

并州群龙无首,百姓陷入水深火热,正是收归麾下的好机会。

这是天赐良机。

不趁此机会将并州纳入版图,何时再取?

李儒笑道:“公子一出手,定能扫清匈奴之患。”

董天谦逊道:“先生过誉了。”

董卓满面笑容,拍着董天的肩膀道:“董儿,刚刚击退十八路诸侯,又将马不停蹄赶赴并州,辛苦你了。”

“我承诺,待此战结束,必让你好好歇息一段时日!”

“并且,我还为你准备了一份惊喜,待你凯旋归来送上。”

董天拱手道:“孩儿谢过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