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付文官的,只能是文官,而非什么厂卫!!
想要将吏治整顿好,今后保持常态化开展,就必须以中枢所控监察体系为主,而非是委派什么人,或者仅靠依附皇权的厂卫,这样很容易就陷进党争泥潭。
朱由校要把文官群体进行拆解。
内政,监察,司法等职权必须分开,今后文官这一群体不再指泛称,而是从事哪一块的文官。
中枢常设的一应权力机构,都是治理天下的对应一环,而不是为实现所谓的目标,演变成某些人向上爬的梯子!
“周正雄!在你担任通州同知期间,明知国朝所设商税,乃是向天下商贾必征税类,你如何敢利用手中职权,包庇想要偷税、漏税、逃税之奸商!?”
在朱由校思虑之际,通过大明门外所站将士传唱,毕自严审讯被抓贪官的话,被更多的人听到。
“仅仅是在通州一地,国朝所设商税,在经商税直属税警总团审查,在过去两年就有近60万两的缺额!”
“这还仅是过去两年的账,通州紧挨着京城,又是北运河通衢要地,在你之前只怕这烂账更多吧!!”
既然这场公审在中枢层面属于首次,由户部发起召开,作为大明财相的毕自严就必须要开好,为今后召开公审的人起好头。
其实眼前这场公审,很多细节在通州时就审讯清楚了,该怎样处决这批奸佞败类,在毕自严心里早已知晓。
但该有的流程必须要有,毕竟这场公审的召开,京城百姓蜂拥过来太多,这些话必须要叫更多人听到才行。
“我的天,仅是在通州一地,过去两年在商税方面,就有近60万两的缺额,这还了得啊!”
“除了商税以外,可还有田赋,丁税,关税,市税等诸多税目啊,商税既然被查到这么大窟窿,别的税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