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定局(2)

粮,援朝诸军留下五成,作为保障粮储存,余下名义上卖给朝鲜王室王廷,但实际却已分批运往辽东。

地,一律分发给朝鲜底层,但要跟援朝诸军签契约,连续五年上缴一半收成,余下归自己所有。

在朝鲜发生的种种,也就是没有传回大明,不然啊,不知有多少道德君子,该跳出来指摘抨击了。

“这个黄台吉,命还真够硬的,居然没有留在朝鲜。”想起什么的朱由校,转身看向一侧的舆图,嘴角露出几分嗤笑。

嗯?

魏光绪、卢象升等一行人,听完天子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流露出复杂的表情。

最初对天子格外在意黄台吉一事,军务院不少大臣是疑惑的,黄台吉是所谓的建虏四贝勒不假,不过也没必要这般关注吧?

但是随着朝鲜方面的战况先后急递归京,黄台吉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在败退朝鲜之际,一支数万众的朝鲜八旗,随建虏一起撤去宽甸诸堡,跟贺世贤、刘兴祚等部展开激战,这让不少人都惊了。

本身经熊廷弼缔造的新八旗,就够让他们震惊的了。

现在黄台吉又在朝鲜搞个八旗出来。

关键是在宽甸诸堡会战中,黄台吉所部战死的多是朝鲜二鞑,建虏本部没有遭到重创,此战结束后,黄台吉就朝赫图阿拉逃窜。

“刺鲁卫那边,今后会很精彩啊。”

在众人思绪各异之际,朱由校却笑了起来,“建虏对外扩张的同时,必然会加剧内斗,努尔哈赤,朕倒要瞧瞧你怎样平衡八旗。”

其实对建虏核心的北迁,朱由校非但没有生气,相反却很欣喜,毕竟有建虏这个磨刀石,跟没有这个磨刀石,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大明仍需要这块磨刀石。

更何况推动泛东北战略,需要有一定实力的强敌,这样在不断的斗争与征伐下,才能逐步将更广袤的地域实控起来。

国营农场这一体系,只要能够在辽东逐步成熟,待今后与建虏,与蒙鞑战事明朗,吉林与黑龙江两地就可大规模推广。

朱由校不要求上述诸地为关内源源不断提供粮食,只要可以确保自给自足,同时为对外扩张队伍提供军粮,那么泛东北战略就不可能出问题。

“军务院明发几道上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