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真的假的啊,这不可能吧。”
“好像还真有这方面的记载。”
“那这些特制移台呢?总不能也是秦朝的吧。”
“这倒不是,这最初是滑轮组,不过多用以兴起的大工中,负责转运大石、泥土等以加快兴建效率,继而减轻人力付出。”
“我的天,难怪当初少府要向御前呈递一批特向专款银,用以新建一批园区制造官局,当初我负责整理这些时还生疑呢。”
这片区域变得热闹起来。
跟随朱由校微服私访的这帮人,一个个的表情很复杂,这里有着太多他们过去没有见过,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陛下,臣等呈递到御前,关于《研制自行铁轨车》的奏疏,您是否允准?”
而在此等热闹的场面下,站在一旁的焦勖,特意看了眼左右,随即便低声对朱由校询问道。
这封奏疏呈递数日了,御前却没有任何消息,这难免让焦勖他们有些着急。
“允准了。”
朱由校面露笑意,看了眼焦勖道:“不过首批拨银100万两,内帑眼下还拿不出,暂拨50万银元吧,先把队伍组建起来。”
“臣遵旨!”
焦勖难掩激动的作揖应道,尽管这跟预期所想存在差距,不过天子能允准这件事,对他们而言就是好的。
这才是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啊。
相较于焦勖激动的地方,朱由校看着眼前的种种,心底生出了感慨与唏嘘,科技领域的攀升,是离不开生产力的持续提升的。
如果生产力没有提升,那么即便砸进去再多的银子,恐也难以让科技领域不断地向前探索。
朱由校也没有想到将少府下辖军备清吏司,交由宋应星、焦勖他们具体负责,居然能在天启二年就迎来大的改变。
这已经是手工制造的最终形态了。
而想要在这一基础下,促使生产力能再大幅度攀升,就必须要走蒸汽了,而适才焦勖提到的研制自行铁轨车,便牵扯到了蒸汽动力领域!
蒸汽机,是原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
朱由校知道该物有多厉害,只是他却不知道该物的构造,知道是以蒸汽转化成动能,继而驱动着庞然大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