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场的战争频率,大汉国库是绝对能支持住的。

民间的老百姓也能承受得了这种频率的服徭役。

国库能支持得住,出征的将军们就一直能获得丰厚赏赐,自然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出战热情。

还是那句老话。

打仗,打的就是钱,是经济,是国力!

只要有充足的国力,以大汉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还怕找不到人来卖命?

有句话说得最直观,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隋文帝淡淡道:

“刘彻的问题,就是他太心急了。”

“过于好大喜功,想要将原本几十年解决的事情,一口气在十年里解决。”

“大汉的国力压根就支撑不起这种烈度的战争,国家不给他搞穷才怪。”

匈奴很弱吗?

刘彻面对的匈奴可一点都不弱。

那是一个掌控了从辽东到西域,幅员万里,资源众多,骑兵强悍的大帝国。

在全面开战的时候,匈奴帝国也才仅仅传承到了第三代单于。

从王朝周期律来看,这个时候的匈奴帝国依旧还在巅峰,甚至有继续往上走的潜质。

刘彻硬生生地用一次次战争将上升期的匈奴给干得粉碎,从一个游牧帝国退化到了只有漠北的游牧民族。

想要实现这一点,怎么可能不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