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金幕没有出现之前,秦始皇也并未禁止诸子百家。

秦始皇刚登基的时候,执政的秦国丞相吕不韦就是诸子百家中的“杂家”。

当年齐国搞了稷下学宫,将里面的大学者们册封为“祭酒”,特别出色的还会授予“大夫”的官职。

于是,稷下学宫就成为了“百家争鸣”的标志地。

秦始皇其实也是欢迎百家争鸣的。

一统六国之后,秦始皇还特地设立了“博士”这个官职,招揽诸子百家的大能前来咸阳为官。

至于所谓的“焚书坑儒”,焚的也不是诸子百家的书,坑的更不是什么当世大儒。

大秦法律的确非常细致严密,但在思想方面,反而比很多后世朝代要宽松很多。

一个最直观的证据就是,秦朝时期并没有大量诸子百家的著作经典被禁止宣传,甚至被销毁失传的记录。

以秦法的严密性和国家机器的动员程度,秦始皇如果真想做,那是很容易的。

秦始皇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对着扶苏道:

“扶苏啊,你觉得朕是不是需要对思想这方面也管制一下?”

扶苏几乎没有做什么思考,立刻就开口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