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诏书其实就能看出年轻皇帝刘彻的雄心勃勃。
刘彻要的并不是一时之间的临时解决之策,他要的是皇帝统治的真理,要的是一个能让大汉长治久安千百年的制度和办法!
他希望能有人站出来,解决他的这个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个人脱颖而出,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董仲舒,儒家公羊派学者。】
他年纪大约在四十五岁左右,剑眉凤目,神采飞扬,却又足够成熟稳重,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
作为公羊派的学者,董仲舒所治的书籍为《公羊春秋》(又称《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师承出身齐地的大儒,汉景帝时期的儒家博士胡毋生。
三十岁时,董仲舒正式传授弟子。
他传授弟子的方式也很特殊,虽然和弟子们共处一室,但却并不见面。
董仲舒在面前挂上一道帘子,自己在帘子里讲课,弟子们在帘子外面听课。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许多弟子跟随董仲舒求学多年,却连董仲舒的面都没见过。
由于董仲舒知识过人,许多人闻讯前来拜在他门下求学,这也让他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很快,董仲舒也被汉景帝任命为儒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