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如果是周勃自己的,周勃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直通丞相大位。
这样的话,就在场的右丞相陈平怎么想?文武百官怎么想?
大家一起商量迎立你刘恒当皇帝,你一上来就把天大的功劳给周勃,这对在场其他人公平吗?
刘恒作为一个在长安毫无根基的诸侯王,还没当上皇帝就给文武百官这种坏印象,这皇帝还能好好当下去吗?
刘恒拒绝了周勃的“私事”,以“公事”的身份接受玉玺,意味着文武百官全都是有功之臣,意味着刘恒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文武百官。
这就是老祖宗们常说的一个成语——见微知著!
只是这么一个举动,这么第一次见面的小事,刘恒已经给了所有文武百官一个极好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刘恒在位期间,依旧秉持着黄老学派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的治国思想。】
【他牢牢地把持住了皇权,并没有被功臣集团架空成傀儡,还对许多想要挑战帝王权威的功臣、诸侯王进行了教训和打压,是一个真正有名有权的皇帝。】
【西汉王朝在他的统治期间,摆脱了因为吕后执政时各种内部斗争的混乱,政治清明,许多苛刻的法律被废除,人口、田亩数量和粮食产量都不断增加,国力迅速恢复。】
【对于历史来说,刘恒不是那种特别有话题性的皇帝。】
【但对于当时的西汉百姓,或者对历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王朝百姓来说,刘恒这样的明君是极为难遇的。】
【刘恒死后,谥号为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后人称其为“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和其子汉景帝刘启,共同开创了西汉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恒的皇帝生涯印证了一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终于露出了笑容。
“好,很好,非常好!”
一连用了三个好字,足见刘邦此刻心中快意。
事实上,让刘邦最满意的并不是什么政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这些。
而是——刘恒牢牢地把持住了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