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康伯又给赵构呈上了一份奏章。

赵构看完这份奏章,露出了笑容。

“这个陈康伯,虽然天天喊着北伐挺烦人的,但关键时刻,脑子还是够用的嘛。”

陈康伯的这份奏章讲的不是北伐,也不是宋金和谈的事情,而是另外一件事。

请立建王赵伯琮为大宋皇太子!

赵构笑呵呵地在这份奏章上批了一个“准”字。

当年五月,在宋金议和紧锣密鼓地进行,基本上已经要达成一致的时候,赵构就下了一份诏书。

“朕以不德,躬履艰难,荷天地祖宗垂祐之体,获安大位三十有六年。”

“属时多故,未能雍容释负,退养寿康。今边鄙粗宁,可遂初志。”

“而皇子伯琮敏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几焉。”

“可立为皇太子,仍改名烨。”

这份旨意之中,其实已经初步暴露了赵构的志向。

对赵构而言,当皇帝很舒服,但又很不舒服。

舒服,是因为当皇帝能享受整个天下的奉养,能有无数的美人,能住在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

不舒服,当然就是因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