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当年绍兴和议的时候,陈康伯被任命为馆伴使,就曾经因为礼节的事情和金使当场争执。

后来又激烈反对赵构下跪接旨,还支持岳飞北伐中原。

秦桧死后,陈康伯多次上奏章警告赵构金国即将南侵,希望南宋朝廷能赶紧进行备战。

在张浚无望复起的情况下,陈康伯事实上成为了南宋主战派的领袖。

陈康伯晋升正宰相,虽然只是地位相对较低的右相,但也极大地提振了南宋朝廷中主战派的信心。

陈康伯之所以能在秦桧主政的这么多年中幸存下来,自然不是那种只会一心热血求战的人。

他一边在朝中坚持认为应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另外一边,他也在紧锣密鼓地搜集证据,打算以证据呈奏给赵构。

巧合的是,这个证据竟然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了。

绍兴三十年,也就是陈康伯刚刚晋升右相不到半年的时间,赵构生母韦氏寿终正寝。

金国作为宗主国,自然也需要对韦氏这个宋国皇太后进行死后的追封等仪式,两国之间不可避免又再度进行了几个外交的来回出使。

金国派来的一名使者施宜生,乃是福建出生,后来在北方为官被俘,几十年一步步爬上来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