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经让东厂和锦衣卫秘密查探过了,矿税下降的根源并不是因为产量不够,而是有人瞒报产量,私自售卖朝廷矿藏,中饱私囊!”

赵志皋欲言又止。

朱翊钧双目一瞪,道:

“你们若是不让朕多征收矿税,那你们自己来想想办法,把每年这几十万两的窟窿给朕补上!”

赵志皋默然片刻,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不瞒陛下,其实朝廷如今国库现银还是能支撑几年的,前提是不会再爆发像宁夏之战那样的大规模战争了。”

朱翊钧哼了一声,道:

“未雨绸缪,懂吗?”

“朕可不想万一真出了点什么事的时候,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志皋正想说大明哪里会有这么多事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闭上了嘴巴。

赵志皋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陛下,臣以为矿税之事兹事体大,不如先让六部讨论一番,弄个章程出来,再由内阁呈送到宫中?”

赵志皋这是打算用一个拖字诀。

以正常的程序,这个章程想要出来,六部没有几个月的扯皮是搞不定的。

等六部送到了内阁,内阁这边少不得也要争论、商讨一番。

再从内阁送上去给朱翊钧,一年半载的时间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