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大势所趋,朕意已决,你不必废话。”
斥退了十四皇子胤祯后,康熙迟疑了一下,又缓慢开口。
“南书房大学士,同样也由满汉官员自由竞争。”
南书房,就是雍正和乾隆朝军机处的前身。
比起六部而言,南书房才是大清在康熙朝的权力核心!
有了刚刚六部的改革变动,群臣对于这个消息明显多了几分承受力,没有再提出异议。
康熙想了想,又道:
“科举方面,旗人单独的考试取消,所有旗人均需参与大清科举,中榜之后才能出仕。”
“嗯,今后科举就以金幕之中的百分制进行打分,满人和蒙古旗人加十分,汉族旗人加五分,其他不加分。”
“若同分,满洲旗人第一,蒙古旗人第二,汉旗人第三,其他人第四。”
说完,康熙看向在场官职最高的几名汉人大臣。
“尔等觉得如何?”
几名汉人大臣交换了一下眼神,齐声道:
“陛下圣明,臣等无任何异议!”
尚书和南书房大学士选人改革,乃至旗人考试的取消,都是康熙皇帝对汉人让出的巨大利益。
作为交换,旗人在科举时获得一定程度的加分,是汉人可以接受的。
毕竟大清王朝还是满人的王朝,总归是得有点特权。
更何况,在汉人占据大清九成五以上的巨大数量面前,这点特权真不算什么。
康熙皇帝显然对此颇为明了,又看了一眼胤禛和弘历,淡淡道:
“今后,大清广开言路,任何人不得因言论、文字获罪,此为祖宗定制,任何皇帝不得更改!”
“若有违此例,八旗共讨之!”
这句话,显然是在给文字狱打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