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卿家觉得呢?”

听着刘秀的话,群臣都是一愣,表情变幻不定。

片刻后,宋弘干咳一声,正色道:

“陛下所言极是,将来的大汉应该是以科举制度为主,察举制度作为辅助来进行选官。”

邓禹回过神来,点头道:

“对对对,绝对不能开捐官这种口子,那是对整个大汉和所有士族的羞辱!”

群臣齐声称是。

刘秀呵呵一笑,道:

“朕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没了太监乱政,再消除掉捐官这个毛病,大汉的将来肯定是更好的!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捐官制度,古而有之。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过“内栗千石,升爵一级”的纳捐方式。】

【大清的捐官制度,有说是顺治朝开始的,也有说是康熙朝开始的。】

【顺治朝时,清军刚刚入关,连年征战急需大笔军费支撑,同时也能通过捐官的方式笼络一批当地士绅的心。】

【康熙朝开启捐官,则是因为吴三桂发动了叛乱,国库之中对军费的需求迅速增长。】

【到了雍正朝,也同样因为对准噶尔的战争开启过捐官。】

【捐官的弊病非常明显,用钱买官的这批人能力低下,大多又带着想要通过官职收回买官本钱的心思,对治下百姓而言会产生极为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