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和三公,属于荣誉虚职,不掌控实际权力。

五省之中,秘书省掌管图书典籍,相当于博物馆和图书馆合体,没什么权力。

内侍省是专门为宦官设立的,但鉴于党锢之祸,内侍省长官说白了就是太监总管换个好听的名字,同样毫无权力。

真正有权力的是其他三省,也就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此三省分别设立一到三名不等的长官,这些长官就是大隋宰相。

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八九人。

将原本集中在一名宰相身上的权力分到至少五六个人身上,无疑就能让相权大为虚弱,无法和皇权对抗。

隋文帝很疑惑。

大隋的制度这么好,为何大明不懂效仿呢?

大唐之中,李渊也和表哥隋文帝有着同样的疑惑。

“真奇怪,为何朱元璋不用三省六部制呢?”

汉承秦制,唐承隋制。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创立,在大唐则被发扬光大。

李建成想了想,道:

“或许是这朱元璋出身黔首,见识短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