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
让君家人立功,便可顺理成章将功折罪,把他们带回帝京来。
另一方面——
君然结交到了楚季,也相当于接触了士子的核心。
寒门贡生们,本来对君家这个寒门出身的标杆,有着天然崇拜。
他们将君家人当做偶像,期待自己也能够有朝一日乘风而起、平步青云。
因此,只要这帮学子跟上呼吁变法,皇帝那边又松动的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重新举起变法大旗,就能让君家的罪稀释掉!
“可是,我们只有不到四十天了。”君九悔很是伤脑筋:“够用吗?”
四十天能干什么?
尤其,期间还隔着一个新年!
而她这胎,已经进入了待产状态,孩子已经完全发育成熟。
如果在现代,哪怕是现在就剖腹,孩子都是成的了!
这么懂事堆着,她又怎么可能完全不焦虑?
都君见不得她皱眉,伸手抚平她的眉峰,道:“剿匪的事,我已经跟皇上提了。”
“主将,将用余家。走个明路,让二舅和君逸随军做谋士。”
“届时,如何让君逸立功,那就是后面的筹谋了。”
“父皇是同意了我的提议,但能不能成功,还得看我们怎么办事。”
“倘使我们不能提出强而有力的计划,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君九悔点头:“可行。”
都君又道:“而西南那边,虽然情况恶劣,但有我的人两年来打好的基础,并非我刚去那时候的一无所知。”
“因此,你不用担心他们。”
“我们的人,也会配合好他们,尽量在二月初弄完这件事!”
年关,匪寇也想过年。
老百姓忙碌了一年,攒了一年的收获,正是匪寇下手抢劫的好时机!
因此——
贼寇频繁触动的节骨眼上,赶紧速战速决,也不是没有胜算的。
倘若不是司徒舜已经“死”了,肯定还得是他领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