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问“哪个君家”,突然想起来了,原主的母亲姓君!
她有些诧异:“你怎么会想到他们?”
“最近我都在思索,如何安顿之后的布局,才能让你更舒坦、更安全一些。”都君说了这么一句。
“然后我就想到了君家。”
然后,将陈年旧事拿出来讲:
“十几年前,朝中有官员提议变法,获得了皇上的支持。”
“那时候,我年纪也很小,对这些不是很了解。”
“当时变法是好、还是坏的,我也不做评判。”
“只说,因为这件事,君家失势。”
君九悔正色起来,坐直了身子,很是感兴趣地问:“然后呢?”
都君算是旁观者。
毕竟当初他年纪不大。
“变法这件事,几乎是血洗朝堂,支持变法的、与反对变法的,分为了两派。”
“党派之争,历来是朝廷忌讳的事。”
“皇上支持变法,但当时的皇上帝位并不算稳固,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遏止反对派。”
“两派争斗,持续了五年之久,也算是蛮长的了。”
“最后,变法失败。”
“那时候,我也有七岁了,懵懵懂懂的,对新政为何实施不下去,不是很明白。”
“现在拿出来看的话,大概能明白,支持新政的,都是朝廷的新血。”
“譬如你外祖家——君氏。”
“而他们提出的新政,触了权贵们的雷池!”
君九悔明白这一点:“他们动了别人的蛋糕……额,烙饼!”
都君点点头。
他又道:“君氏不是世家,前一代……也就是你母亲的祖父,寒门出贵子高中了状元。”
提到这个,他看向君九悔的目光,带着几许骄傲似的,微微勾唇,道:“这文状元,不仅仅是一个头名,而是六元及第!”
君九悔震惊不已:“六元及第?我外祖家这么厉害的吗?”
须知,三元及第已经够吹十辈子了!
都君感慨不已,道:“这你就说厉害了,若知晓更多,岂不是以后见着你外祖家人,要哭呢?”
“屁话!”君九悔撇嘴,一脸的不认同:“我会哭?你死了,我都不会哭!”
已经“死”了的司徒舜:“……”
都君失声一笑,没纠结这点事,而是继续说:“更惊人的是,君家不是出了一个状元。而是那一届春试,文武双全!”
“一个人?”君九悔这下是真的惊呆下巴了!
学霸不可怕,怕的是学霸全能!
好在,都君说道:“并不是同一个人,而是兄弟俩。一人从文,另一人从武。”
“这二人本是出自一个郡县,只能算小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