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得面馆,老伯提及环州已启救济整顿之事,又劝孩儿莫要给孩童银钱,恐招灾祸。孩儿心忧孩童,寻到环州内卫,确认官府已施粥放粮,方觉稍安,不再挂怀。
娘,后来孩儿遇到一件事,至今都想不明白,想要说给您听听。
孩儿刚走没多远,便见一瘸腿男子,正怒目圆睁,抽打一女子,其状甚凶。细听方知,女子为求活命,在西夏占据环州时,曾服侍过西夏人,如今被这瘸腿丈夫知晓,便遭此毒打,眼见这女子性命堪忧。
孩儿心有不忍,念及师父平日教诲: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尘世若逆旅,众生类飘蓬。命运叵测,风雨倾盆,神明难料。时运乖蹇之际,求生之念,天然涌起,人于困厄,辗转求存,纵举止困窘,所为局促,皆困缚于无常造化,逼仄时境。故当以宽仁为怀,持悲悯之念,洞悉其艰,谅其无奈,慎勿以严苛之尺,量困危之态,方不负造物好生、乾坤容人之德。
遂挺身而出,阻拦男子暴行。
岂料,那男子竟对孩儿破口大骂,言孩儿多管闲事,周遭众人亦纷纷附和,皆称女子败坏家风,罪该浸猪笼云云。孩儿细观那瘸腿男子面相,并非凶恶狠戾之徒,后闻男子乃开国老兵,早年瘸腿后,朝廷照料数年,后为生计入镖局谋职,西夏来攻时正外出走镖,归来方知此妻子侍奉西夏人的事,故而怒发冲冠,欲要杀妻正家。
孩儿一时迷茫无措,幸得内卫及时赶到,驱散众人,方解孩儿窘境。
那女子名唤春娘,为谢孩儿救命之恩,执意邀孩儿至城外娘家做客,想亲自做些吃食款待。孩儿拗不过,只得相随。
一路上,春娘问询诸多。
“姑娘,你年纪轻轻,咋就入了道士行当?”
“你会超度经文不,能不能为这乱世亡魂祈个安宁?”
“你饿不饿呀,可别饿着肚子陪我走这一趟。”
“你觉得我真的错了吗?”
孩儿望着她消瘦的背影,听着这些话,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诸多思绪在心头缠成一团,只能牢牢记住这些疑问。
城外那处,说是娘家,实则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往昔烟火气息早已被战火舔舐殆尽,只剩一片死寂废墟。
春娘自暗窖寻出面粉,精心做了一碗阳春面来酬谢孩儿。
“我本是江南水乡人呐,一直不喜欢这环州的风沙苦寒。”
孩儿吃面时,她就坐在对面,双手托腮,目不转睛看着我,嘴角噙着浅笑,夸赞道:“姑娘,你模样生得这般俊俏,心地更是一等一的善良,今日多亏了你呐。”
后来她又说了很多,孩儿只记得多是些她小时候在江南的趣事。
待孩儿吃完,春娘相送出门。
我刚迈出门槛,身后 “哐当” 一声,板凳倒地,
孩儿为这江南的春娘姐姐认认真真的颂念了一遍《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祈愿经声能拂去她眉间愁绪,脱离苦海,寻得安宁。
娘,孩儿今日吃了两碗面,都没您做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