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不喜欢出风头

幸好,穆青突然想到了什么,当即问道:“莫非是楚老先生说的?”

他昨天就调查过楚白,自然知道楚白的身世。

楚白的前半生基本都生活在武家庄之中,既然这句话并非他说的,那自然就是他已经去世的父亲楚老先生所说。

而且,据穆青调查到的消息,这位楚老先生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

忧国忧民,说出这种话自然不难。

楚白惊讶的看着穆青,没想到他竟然主动帮自己把话圆过去了。

而且,还要比自己找的理由更好!

“应该是吧?”

楚白给了一个不太肯定的回答。

但穆青却以为,是楚老先生活着的时候交代过,让楚白保持低调,所以才会这样。

“楚老先生虽然故去,但他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学习。”

穆青郑重的说了一声,然后看着楚白道:“楚老先生活着的时候,应该是个很好的人吧?”

楚白从前身的记忆中回忆了一下,点点头道:“嗯,他就是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

从前身的记忆中可以得知,虽然楚老先生干的是教书育人的生计。

可若是谁没有钱交束脩,楚老先生也从未为难过对方。

反而,还经常用自己的钱贴补村里人。

只可惜即便如此,愿意将孩子送到楚老先生的私塾念书的人也不多。

许多人都觉得,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没什么用。

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这种没用的事情上,还不如帮家里多干点活。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来讲,这个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

毕竟,古代的科举难度可要比楚白前世的高考难太多了。

如果没有强大的毅力,穷人家的孩子很难靠科举出头。

毕竟,科举考的并不只有文采。

还有策论、经义等内容。

比如考试的时候,会从某一本经典的书中直接写出一句话,然后让你根据这句话写上一篇三千字的作文。

很多人可能连这句话出自哪本书,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这还怎么可能写出一篇三千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