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人听了,纷纷松了口气。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宋允棠将药箱交给夏宁后,望向坐在角落位置的柱子和桩子。
“柱子桩子在镇上书院学的如何?明年可有下场的打算?”
柱子和桩子对视一眼,点头说,“有打算的。”
宋金保在一旁说,“爹娘没什么本事,你大哥又要养两个孩子,负担两个弟弟念书的担子大多压在了你二哥肩膀上。”
“眼看着你二哥也马上要成亲了,担心你二嫂心里有意见,我就跟你娘商量着,柱子和桩子跨过年十四了,也念了这么几年书,基本的字都认得了,等他们兄弟两个明年下场后,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去外头当学徒。”
“肚子里有点墨水,学东西总是比旁人快,实在不行,做做账房先生这种轻松的活也行。”
总好过如他一般,面朝黄土背朝天。
宋允棠点头。
爹娘两口子总算是明事理了一次。
“我在县城开了一家医学堂,柱子桩子要是感兴趣,可以去试试,到时候我跟三里坡的李大夫打声招呼,你们去了之后直接找他就行。”
“要交束脩吗?”柱子弱弱的问。
宋允棠笑着摇头,“不用交束脩,还提供吃住,属于半工半读,学期五年,学成之后得先在医馆中待满五年,这五年会按当地的水平给你们发月钱,将来就算去了别处,也决不能做违背医馆之事。”
十年时间,足够让一个人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