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的皇子忙着讨好先帝时,在朝中拉帮结派时,隆庆帝以身子弱,需要锻炼,偷偷跑去军中做了一个无名小卒。
他隐姓埋名,和最底层的兄弟称兄道弟,刻苦训练,用了两年的时间升到了把总。
这个时候护国公世子才发现原来五皇子竟然一直在自己的营中历练。
护国公世子是城阳长公主所生,算起来和隆庆帝是表兄弟。
只是护国公府向来只忠于陛下,平日里更是不参与朝中拉帮结派。
护国公有令,家中诸子与众位皇子皆不可走得太近。
因此护国公世子并未对五皇子也只是私下关注,关注多了之后发现这位五皇子与朝中诸皇子一点都不相同。
他从不在朝中走动,更不拉帮结派,平日里除了参与操练,剩下的时间都在帐中读书。
偶尔出去操练,碰到穷苦百姓,便会救助一二。
不骄不躁,沉稳大气,心有善念,是护国公世子对他的评价。
久而久之,护国公一家对这位五皇子都有了好印象,逐渐熟络起来。
那年刚刚袭爵的镇国公回京述职,经护国公世子介绍,结识了五皇子。
都是二十岁左右的热血青年,他们畅谈天下大事,秉烛夜谈,不过数日,便成了至交好友。
再后来先帝晚年,诸位皇子斗得你死我活,死的死,废的废,残的残。
仅剩了四个皇子。
先帝又驾崩得十分突然,为了避免朝中大乱,护国公府与镇国公府联手将五皇子推上了皇位。
也就是今天的隆庆帝。
陆忠说起这些往事,道:“若不是两个国公府的支持,他当年无论如何也坐不上那个位置。”
可就是靠着两个国公府的支持坐上皇位的隆庆帝,在登基五年,皇位稳了之后,便将屠刀对准了扶他上位的功臣。
隆庆五年下毒除掉了老护国公和五个儿子,却下旨对护国公大加褒奖。
甚至让在襁褓中的李承宣袭了爵,成了大魏最年轻的小公爷,并对他宠爱备至,赢得朝臣们的赞赏。
隆庆十年,又借机除掉了镇国公一脉,同样手上没有沾染任何血腥。
将人心利用到极致,简直令人发指。
沈初忍不住感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