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云娘听得暗自咂舌,她只知道自家姐姐与半月居合作有利可图,却不知道前期还有如此庞大的投入。花蕊娘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妹妹将来成为什么都不会的娇娇小姐,便存了点拨的心思,当下挽起花云娘的手臂一边往回走,一边细细的说起了她自己悟出来的生意经。
清明节,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还是踏青郊游的好日子。整个麟州府城辖区内,每到这一天,年轻的男男女女都会穿上新衣,三五相邀外出踏歌游玩。当然这是家境好的人家,普通的农人小老百姓,日日疲于生计,哪里还有这等闲情逸致。
相传有一天孔子问自己的学生们,你们觉得这一生最舒服的事情是什么?有一个学生就说,我觉得最舒服的事情,就是在暮春时节春暖花开之时,相约上几个同龄的伙伴,再找几个小孩或是亲戚,到沂河里洗洗澡换上新衣服,回来的路上再唱着民间小曲。孔老夫子说太好了,我想的和你一样,于是清明踏歌出游的习俗便沿袭了下来。
花家现在虽然还不富贵,但也不至于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商姨娘又是个细心体贴的,在生活上从来就把几个孩子照料得极好。她早早的就买了衣料回来,给三个孩子比着身量一人做了一身,又用一双巧手在几件衣裳上点缀了相应的纹饰。只为了让几个孩子在节日里,除却缅怀伤痛之外,能够有一丁点值得欢喜的东西。
花蕊娘姐妹俩现在身上都穿着新衣,一样的鸭蛋青半臂,花蕊娘配的是水绿色马裙,花云娘则是杨柳色长裙。里面的鹅黄色中衣轻纱薄笼,隐隐约约露出一截小手臂,姐妹俩行走在一处,姿态相似却又大不同,比那刚刚被浸润过的草叶上沾的水珠还要俏丽几分,宛如一对并生的雏菊花,清新娇嫩却不浓烈。
景是好景,姐妹俩交谈的内容却是老成。花云娘也是勤学好动之人,难得有向自家姐姐讨教的机会,便一次性问个明白。时而皱眉沉思,时而点头称是,商姨娘跟在她俩后头,见一对姐妹花生得亭亭玉立,不由得暗自感到满心宽慰。
她俩专注的扮演着夫子与学生,全然没有留意到,有间食肆门口的一辆骡车旁,静静站立着两个少年郎,正驻足凝视着这边厢的俏丽风景,面上的神情似是如痴如醉……
一只半大的小狗从大堂的门帘里拱出来,脑袋晃动着左右瞅瞅,便毫不知情识趣的,冲着那两人汪汪大叫了起来。
“明章哥,思良哥?”花云娘循声望过去,便惊讶的挑了眉头,高声道:“你们怎么来啦?”
花蕊娘突然之间看见厉思良,不禁下意识的有些做贼心虚,却也只得硬着头皮,跟着花云娘朝他们俩那边快步走了过去。
“叫什么叫?思良哥你不认识啦?”花云娘冲着还在汪汪大叫的小黑呵斥了一声,又伸出一只手一边逗弄着它,一边向着周明章和厉思良道:“你们上山回来了?呀,还把大黑也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