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增加了这么多收入,花蕊娘心下感激贺掌柜,便拐着弯的提醒了他一句。豆芽的制作工艺简单,恐怕保密不易,若是想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必须得抓紧这一冬的黄金时间才行。
贺掌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点头笑着谢过她的提醒,与她结算清了银钱,又使人将她送到门口来。
辞了贺掌柜走出半月居,花蕊娘便和赵氏夫妇兵分两路。她去给花玉朗买文房四宝,赵氏和厉大则推了板车,到镇子西头去寻厉二和厉三兄弟。
上次卖了豆芽回去,商姨娘就不经意的提过,家里面连个架子也没有,放置衣物什么的不方便。花云娘也跟花蕊娘说过好几回,说是想要一个衣柜。花玉朗要上学,那书桌椅子也是必须置办的。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活配置,以前没钱的时候必须样样要将就,如今手头上松快了,自然要尽量满足一家人的需求。
之前花蕊娘没打算在这些木器上花几个钱,毕竟收入有限,得计划着来。结果今天半月居这一趟下来,她又改了主意,嘱咐赵氏见了厉三以后,请他帮忙买几块好点的木料,不求名贵,但求结实。
至于木匠,还是打算请原来厉三认识的那个,那人的手艺之前在做床和桌子的时候,她们都已经见识过了,也算是放心。
花蕊娘寻到一家卖笔墨纸砚的书香斋,挑选了还算过得去的文房四宝一套。又买了许多的棉纸,那宣纸实在是太贵,花蕊娘想了又想,还是没舍得下手。
以前在县城的时候,花蕊娘可是日常用宣纸来描字的。现在花的银钱都必须自个儿去挣,自然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大手大脚、毫无顾忌。
人还真是弹性十足的一种动物,想想过去样样都得要别人伺候,如今却是吃上一顿排骨,都觉得心满意足。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人就是该时时满足,老是缅怀过去,怨天尤人,那样的日子又有什么意思?
花蕊娘一时想得有些入了神,那书香斋的伙计见她挑好了东西迟迟不付钱,便忍不住提醒地咳嗽了一声。花蕊娘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不好意思地笑笑,掏钱袋付了银子,这才抱着挑好的东西走出门来。
商姨娘说她没想到这日子能转变得这么快,自己又何尝不是?不久前一家人还在为了生计犯愁,如今竟然能供养读书郎了。
而且往后的日子,一定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