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动了动嘴,最后什么都没说出来。
因着早就预备好的缘故,萧皇后的丧事办得极顺利。拓跋弘与朝臣商议了,定下谥号“昭睿”,庙号“宸”。初十之后辍朝五日,棺椁停灵七日,举国缟素三月,这些都是依着先祖们的旧例来办的。
皇后大丧,原本在乾武十一年预备着的另一件大事……选秀,暂且被推迟下去。
后宫里嫔妃皇子帝姬都要日日守灵、哭临,静妃和赵昭仪、林媛三人为安顿这一桩大事,忙得筋疲力竭。刚降生的第五皇女、大秦唯一的嫡出帝姬,给册了封号“元荣”,她暂且是被抱到长乐宫抚养的,却因着早产身子并不乐观。三位掌宫的妃子焦头烂额地商议一番,最后将赵昭仪分出去专门照料小帝姬,其余二人管着皇后的丧仪。
好在此时嫔妃里头没有孕妇,一日一日地跪着哭灵,玉容华这样身子好的都累得头昏眼花。林媛这类既要守灵又要忙着打理宫闱的,更是日日腿脚发软,嗓子干哑到说话都艰难。一日黄昏里,静妃哭昏过去,她咬牙撑着自己疲软的身体还要尽职地先送静妃回宫,随后自个儿才能歇息。她累得半边身子都架在兰意身上,到了玉照宫就扑倒在软榻上抬着胳膊让宫女给脱衣裳,一壁在心中默默地流泪,封建王朝的皇后在礼法上比她父母都尊贵,这个丧事办下来简直要脱一层皮啊。
膝盖上厚厚的狐毛护膝给脱了下来,她稍微动了动腿,完全是硬的。她伸着手喘粗气,一旁初雪急急递上葡萄银耳羹和羊乳甜茶,她接过来满足地咕咚一大口,感觉终于活过来了。我的天啊,哭丧是连饭都吃不好的,午膳时候嫔妃们凑在一块儿吃的那啥素白菜、花面馒头、芹菜粥,里头连油都不放,说是要服丧不能见荤腥?回自己宫自然也不敢吃肉,但偷着放点糖、放点油还是能做到的。
“娘娘,静妃娘娘还不省人事,华阳宫那边就有好些个嫔妃过去探望了。”小成子在侧低低地回禀道:“这些主子、娘娘们跪了一整日,是个人都能累得骨头散架,偏她们不怕吃苦,还有力气去华阳宫里……”
嫔妃们去华阳宫,自然不是为着几日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贡品之事了。
皇后驾崩,这么天大的事,谁还有心思、有胆子去提什么贡物。静妃在恢复宫权后遇上的这个小小麻烦,不知不觉中被化解了。
林媛抬手止住了小成子的话。她兀自闭目沉思了一会,道:“咱们玉照宫也送一些药材过去吧,聊表心意。”
小成子面色一变:“娘娘,您这样做,是和旁人一样恭敬华阳宫里那位了?”
宫里头的女人有多么命苦?就算贵为皇后,刚刚咽气,尸首还停在长信宫里头没下葬,这些嫔妃们就惶急地打算着攀高枝了?
不论先皇后,还是继皇后,在众人眼睛里都只是一个象征的符号,一个牵动了无数人利益的位子而已。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莫说这些嫔妃们急功近利,就连林媛此时也不外乎是类似的心情。
在先皇后的大丧中暗暗观察着后宫局势,筹谋着自己的将来。
林媛淡淡地瞥了小成子一眼,沉声道:“你不必多言,照我说的做就是了。静妃晕了,各宫嫔妃们就算没前去探望,也都备了礼送去吧?人家都恭敬,只有我不恭敬……落在别人眼里成什么样子,落在皇上太后眼里又成什么样子?”
在这种时候,林媛倒是真心不敢怠慢静妃的。嫔妃们不辞辛苦,殷勤探望静妃,目的昭然若揭。这个时候若自己特立独行和静妃唱反调,落在皇帝眼里有一定好处……毕竟是他喜欢的制衡之道,先皇后故去后两个高位妃子就开始打擂台掐架,至少短时间内他能省心了。然而林媛不敬静妃,这个根本问题在皇上太后看来,就是林媛想与静妃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