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贵妃是个成大事的妃嫔。”太后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并无夸赞之意,倒是眼中有寒芒闪过,“永珹是个聪明的孩子,如今一眼看过去,皇帝的诸多皇子之中便是永珹可堪大任……”
“但是有嘉贵妃这样的额娘在,若是将来人永珹继承大统,那大清的江山岂不是白白葬送了?”皇帝念及立储之事,语气中倒是有几分庆幸,“所幸儿子正是壮年,立储之事倒也不着急,永璜和永璋不中用了,如今永琪也开始长成了,且看看永琪吧。”
“愉妃心思谨慎,生性淡泊,倒是个好额娘,不像嘉贵妃一般,但是如今提到这个,到底是有些早了。”太后说着,拿起手边的鼻烟壶吸了一口,“不说阿哥了,皇帝这些天可有看见珍妤?”
“中秋之后,儿子便没有见到珍妤了,想来是那天受了委屈,也不愿进宫了。”皇帝这么说着,倒是露出了几分柔和来,“终究是女儿家的,气性就是大一些。”
“珍妤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又是嫡出的公主,心性自然是要高一些,这点从哪日她对嘉贵妃咄咄相逼哀家便能看出几分了。”太后说道,“只是如今珍妤到底是已经嫁人了,紫禁城之中的事情便算是她的娘家事,你那日让珍妤少插手宫中之事倒也是对的,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若是传到了蒙古那边,终究是有损皇家颜面。”
“皇额娘所言甚是,当时儿臣也是这么想的。”皇帝点点头,“只是不知道珍妤能不能知道儿臣和皇额娘的苦心呢。”
太后倒是没觉得忧思,说道:“珍妤是嫡出的公主,孝贤皇后素来稳妥,想来珍妤也能想明白的,若是想不明白,那倒是白费了哀家和皇帝多年对她等到宠爱了。”
寂静的慈宁宫中,皇帝和太后迎面坐着,皇帝的手中拿着一串翡翠玉珠子,太后的手中是一串檀木佛珠,母子二人相顾之间也没有话再说,倒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帝起身说道:“如此,便不打扰皇额娘休息了,儿臣也应当回养心殿批阅奏章,儿臣就先告退了。”
太后点点头,在皇帝出门之前说道:“皇帝,依照祖制,阿哥出生之后应当寄养在阿哥所之中,当初是看在九阿哥出生之后体弱,才让放在生母身边好好照顾,永璇受伤,如今也养在延禧宫,如今看嘉贵妃德行有失,皇帝虽然并未责怪,但是到底不能让两个阿哥养在延禧宫了。”
皇帝点点头:“儿臣知道了。”
“九阿哥的名字你可拟好了?”太后继续问道。
皇帝说道:“儿臣原本想着待九阿哥满周岁之后再拟定,也好让嘉贵妃知道儿臣并未没有动怒。”
太后点点头:“如此小惩大诫,倒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