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激动不已,“好好,这望远镜用在边境,我东河国士兵绝对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左相和右相也试用了一下望远镜,只能说,不愧是长宁郡主制作出来的东西,堪称神物。
眼看着皇帝三人要带着物资离开,周岁安也没忘记要事,“父皇,我这里现在差几个教书先生,不知父皇手里有没有合适的,如果是进士就更好了。”
周岁安对着皇帝眨了眨眼,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在大言不惭。
皇帝看了一眼右相,“你可以问一下左相和右相,他们两个可以说是文官之首,家族里有不少人,你别看右相这么不着调,他可是曾经的探花郎,真正的天子门生。”
右相也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这么夸自己,有些小骄傲,“郡主放心,我回去帮你好好选一选。”
左相也承诺会从家族中选一些适合的教书先生,推荐给周岁安。
“好。”
皇帝三人很快便离开了,他们要赶紧回去召集所有大臣,商讨边境一事。
周岁安待在原地,看着车队离开的背影,在心中祈祷,希望有了这些东西的帮助,边境的士兵们可以活得更好一点。
等感受到车队彻底离开杏花村,周岁安才背着小手回了房子。
杏花村这边因为人手充足,基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缓慢进行着。
不过几天的时间,左相和右相派来的教书先生也来到了杏花村报道。
周岁安看着眼前的几个年龄不等的读书人,一身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不愧是左相和右相家族中选出来的人,气势果然不一样。
“你们既然被选中,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我事先说好,我这里包吃包住,一个月给你们二两银子,有什么异议吗?”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虽说是被选中的,不过也是旁支的旁支罢了,在家族中得不到任何资源,甚至会被肆意打压。
永远被家族中人踩在脚下,家里人也跟着受苦,他们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
在得知要选人到京郊的一个村子教书的时候,他们虽然犹豫,但还是想要试一试,死马当活马医。
在家族中永远出不了头,但是到了外面,即使生活困苦,但是再也不会那样压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