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中。

朱标来到朱元璋面前,行礼道:

“父皇,儿臣听闻,常茂跪在午门外,负荆请罪。

此事应是陆知白的主意,儿臣原以为常茂不会照做,未想到他竟真能如此!”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目光深邃而冷冽。

他微微眯起双眼,冷冷地说道:

“哼,这小子若真想让咱原谅他的罪过,可没那么容易。

他以往的种种劣迹,咱可都记在心里!”

朱标点头应道:

“父皇所言极是,不过,儿臣觉得,若他真能改过,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儿臣想起三国时的吴下阿蒙,昔日一介武夫,后经苦读,令人刮目相看。

常茂若能如此,亦可为我朝之幸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屑:

“那也得看他有无此等决心和毅力。

现在背几根荆条,就想感动咱吗?莫不是做做样子,想蒙混过关?”

朱标思索了片刻,愿意成人之美,道:

“常茂如今比起以往,已是带有进步,儿臣愿为他作保,还请父皇再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朱元璋沉默片刻,说:

“今儿个广智侯可进宫了?叫他来问话。”

陆知白今天自然也是过来了,不久之后就从工部来到武英殿。

朱元璋开门见山地问道:

“常茂那小子改正的情况如何?他是否真的知罪了,想要悔改?

这一出负荆请罪,不会是苦肉计吧?咱看,八成是你想出来的主意!”

陆知白拱手,躬身解释道:

“陛下明鉴,郑国公此次确是真心悔悟,绝非作伪,也并非什么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