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殿试人数众多,试卷足足批阅了四天。
每日都要审阅一百多份卷子,且采用交叉审核之法。
一番辛苦之后,读卷官评选出了前五十名,呈交皇帝审阅。
原本选出前十名即可,可朱元璋为表重视,加之一贯专权的行事风格,便决定亲自多阅一些卷子。
这些文章,又让他耗费了整整一天时间。
三月初七,洪武十六年的殿试名次,终于尘埃落定。
朱元璋评定了前十名的名次。
反正就是跟读卷官推荐的不一样。
余下的名次,他已懒得再排。
今年阅卷采用分数制度,名次一目了然。
紧接着,几名读卷官依照规矩,当着朱元璋的面拆开糊名,露出里面的名字。
他们用与朱笔墨笔颜色都不同的笔,在试卷上填写考生名字和名次。
这一次,用的是金色颜料,只因朱元璋偏爱此色,瞧着也很吉祥。
读卷官用金笔写下了一甲三名及二甲次序。
之后,他们又返回礼部,继续排出剩下考卷的名次。
名次排定,便轮到【填榜官】干活。
他们用大小两张黄纸,工工整整地写下排名、姓名、籍贯等信息。
此榜因色黄,故而被称为金榜,这就是金榜题名的由来!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乃无数士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