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朱桢都有些悟了,嘀咕道:
“怪不得父皇那么爱批奏疏,原来真的会上瘾……”
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确实有一种秩序之美。
但朱桢从没见过这么详细的人口档案。
大明几千万人,都按照这样来写,早把下面官吏都累死了。
也就陆知白封地不大,确实可以这样搞。
朱桢在琢磨陆知白的打算,倒是能猜到一些。
这档案,记了每个人擅长什么、有何心愿、重大人生经历等等。
以后管理起来,自然可以因人而用。
但这样未免太过精细了。
朱桢本来想以后去了封地,照抄一下。
考虑到工作量,又皱起眉头来,叹道:
“真是服了我姐夫了,这是拿篦子篦呢……”
一旁的同学笑嘻嘻道:
“那可不,反正不是院长亲自来写。”
他又连忙补充:
“我觉得这挺有意思的!我乐意做这些,瞧他们感激涕零,感觉美滋滋的。”
朱桢觉得有道理,反正不是自己记录。
他倒想看看,这人口档案以后怎么使用,再决定要不要抄。
……
到了半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