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来说话直,且是自家人面前。
便有甚说甚了。
葛天冬倒无所谓,他对这个村子没多少好感,以后要去县学,近几年怕不会在村里住。
还是看阿爷和娘他们的意思。
站在喜月的立场,他是赞同的,成亲后生儿育女,还要管着铺子,自然是住的越近越好。
宋常富既然提了,自然想要促成,出言相劝:“跟孩子们幸福相比,闲话算什么?”
“这事咱可以慢慢来,又不是一下子就要你们搬过去,等小孙子生出来,你们在村里住着,喜月在铺里是不是不方便?搬过去是照顾孙子嘛,别人还能说啥?”
“你们放心,咱们那村里人不像这村的人长舌喜欢讲人闲话,欢迎都来不及,还还会乱说乱嚼?”
徐氏就想到他先前眼珠子乱转,怕是打的就这主意。
还别说,这想法挺好的。
弄个秀才在村里,外人说起来可不就有面子。
于私,教导家中小娃也方便有益。
最高兴的应是杜巧娘,闺女在眼前,嫁出去跟在娘家没区别。
她抬眼去看杜巧娘,果然一脸期待。
喜月抿嘴暗笑,暗想道宋大伯是真厉害,真会算计。
不过这算计,她还挺喜欢的。
杨应和、赵春兰互望一眼,不得不说宋大伯这提议很得杨家人的欢心。
一大家子凑在一起热热闹闹,总比四分五裂的好。
既是要慢慢来,葛老爹不急着应下,笑道:“咱都是为子孙活,以后怎么方便怎么来。”
宋常富扬笑,真等到那天,必是如他愿,端起酒盅:“叔说的对,咱都为孩子。”
喜月抬头,对上杜巧娘笑脸,挑眉笑了起来。
乐乐呵呵吃了饭,半下晌才离去。
路上杜巧娘把宋常富夸了又夸,直夸得他洋洋得意,嘴角合不拢。
程望走去欢儿身边,小声道:“回头我让原大哥带着媒婆上门商议婚期。”
欢儿点头,两人小声说些章程和想法。
程连笑的一脸满足,暗想道以后成亲,定也要选这样齐心和睦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