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儿媳与人私奔,家中同是遭过闲言,最是知道流言不可信。
断不会门缝看人,把人看扁去。
今日一见杨家两家俱是和气,且处的和睦。
更加认定孙子喜欢的人家总不会是错的。
也乐得与杜巧娘交好。
遂笑着回道:“再有下回,免不得麻烦妹子,娃淘气尽管教训,当是自家孩子一样。”
杜巧娘知这是客气话,当然不会顺着说,只笑道:“文琪这孩子看着就知礼,再淘能淘到哪去?只要娃儿们处的好,尽管送来家。”
客套闲话几句,才拎起糕喊了方文琪走。
村里小娃来了不少,一群人正玩的热闹,方文琪便不想走。
还是方生说要见夫子,他才心不甘情不愿的从人堆里走出来。
依依不舍与青成和石头说:“明儿去学堂再一起玩。”
青成和石头在村里玩伴多,自不会像他这般舍不得,笑着应一声扭头又和孩子们玩在一块。
方文琪有些失落,闷闷不乐的跟在方生身后,踢着石子去了。
许是看他怨念太深,方生道只要等会在夫子面前听话,就送他过来再玩一会。
方文琪眼睛一亮,不再踢石子,反走在前面:“快点去见夫子。”
方母摇头失笑,又觉亏欠他太多。
也因此才越发溺爱。
好在方生和老两口深谈几次,不再一味纵容。
时日一长,方文琪性子扭变不少。
又有青成和石头影响,日渐开朗。
这也是方母不阻着他和二人一起玩的真实原因。
新开业有糕送,一晌午铺前生意不断。
杜巧娘却是眉头却拧,这样一来铺子就要有个人固定守着。
两个柜台要是忙起来,一个人都不够用。
糕铺只她和欢儿两个,又要做糕又要卖,怕是忙不过来。
阿圆来帮忙,但她毕竟一个孩子,只能帮着做些小活,卖糕的活还不成。
喜月早有打算,先看看情况,要是生意好,就请程连守着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