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连幼时得过梅园婆子们救助,大些便以做活回报,时日久了与她们混的极熟。
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问她们可有法子能弄到牛乳。
不想,其中一个婆子竟帮他牵线,搭上一户人家的灶房管事婆子。
这桶奶是他花八文钱从那婆子手中买来的。
婆子原要十文,他手中全部只有八文,送奶出来的小丫头许是那婆子亲近人,做主把奶给了他。
满满一竹筒,拎在手上份量不轻,杨应和与喜月对视一眼,十文很划算。
程连一早就打听清楚,那灶房婆子是个贪财的,每月平白多得几百文,自是乐意。
正解燃眉之急,杨应和喜道:“每日要一桶,银钱现结。”
喜月从铺中摸出十个钱,就要给程连。
程连却不肯要,杨家对他兄弟俩多有照顾,且欢儿是他未来大嫂。
算是一家子,这一桶奶是他的心意。
杨应和接过钱硬塞给他:“你能帮着弄到奶,这就是天大的心意,这奶钱不能让你出,你还小,挣几个钱不容易。”
拉拉扯扯好一阵,才硬要他把钱收下。
杨应和又道:“以后劳你跑去拿奶,每趟给你两文钱辛苦费。”
程连又是不肯:“一家子哪有算钱的。”
喜月笑道:“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我那铺子大哥帮着做活,都要出工钱的。”
程连知他们好心,不过是借着由头贴补他。
他们哥俩已从杨家得了无尽的好处,跑腿钱断断是不能要。
杨应和没有再强硬说要给,从别处答谢也是一样。
程连离去到梅园那边传话。
喜月则拎着牛乳回村。
此时宋腊梅正抱着饿的哼哼唧唧的阿满哄逗。
赵春兰在床上急的没法,这才吃完奶仅一个时辰。
小崽子就又饿了。
他拱来拱去在宋腊梅怀里找奶,找不到就张嘴哭,哭两声又四处找,找不到再哭。
叫人哭笑不得。
杜巧娘闻声而来:“饿了就喂粥,总不能让他饿着等下一顿奶。”
赵春兰叹气:“他是个胃口大的,偏偏我不能喂奶,也是愁人。”
杜巧娘准备去盛粥,闻言脚下一顿:“你要朝好地想,能吃是好事,身子容易养壮实。”
赵春兰被安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