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边热闹,邻近几户的小娃们凑过来,玩闹成一团。
有老妇跟过来在旁边纳着鞋底闲话,倒不怕有拐子来。
慢慢的村里有几个妇人带着小娃前来,人更是多起来。
张荷花被庆娃闹着,抱着小闺女喜儿也过来凑热闹。
叫赵春兰瞧见了,忍不住撇嘴。
走去与杜巧娘道:“我就是瞧她不顺眼,闺女取个名字还硬要跟喜月取成一样的。”
“别以为沾个喜字,就能有喜月的能干。”
杜巧娘笑:“这咱可管不了,随她去吧。”
眼见庆娃又朝阿圆身边凑,赵春兰把阿圆喊过来:“咱不和他玩。”
阿圆笑嘻嘻的回道:“娘我知道,他硬凑过来我也不和他说话。”
很快到吉时,众人吆喝一声,便开始上梁。
小娃们更是兴奋,马上就要有糕吃了。
几个村人满是羡慕。
不瞧不知道,这铺子建的宽敞,且还是青砖房。
整个村子也就宋常富一家住砖房。
人家是里正,羡慕不来的。
这杨家不得了,还盖在镇上,听说光这地皮都要八十两。
八十两啊。
村里人家手里能有个十两八两就不错了。
与杨家没法比。
说起来杨家落户也才三年多。
这糕点铺子这么能挣钱?
虽早就知道。
但真正看到,才更有冲击力。
张荷花心里尤其难受,当初她还看不起他们北边逃难来的。
如今人家有铺子,还住上青砖房。
咋就叫她杨家发达了?
被看不起的反倒是他们这些本地户。
还在地里刨食呢。
人家都吃香喝辣了。
看到赵春兰得意洋洋,她哪哪都难受。
连手里的糕饼都不香了。
小娃们完全不会在意这些,得了糕饼吃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