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小娃带的不精细,地上爬,土里钻来钻去,大人不去理会。
多是晒的黑黢黢,身上衣服更是破破烂烂,甚至不穿。
家里这几个小娃出生就有专人带,个个养的白白胖胖,身上衣裳干干净净,看着自是喜人。
与镇上的孩子并不差什么。
郑婆子眼睛盯着淑惠,露出笑来:“这么可爱的大孙女,多招人喜欢,有人呐偏不知珍惜。”
杜巧娘笑笑没接她的话,喊着两个奶娃子不能去路上,小心被拐子拐跑了。
日头升高天渐热,茶棚开始上人,喜月哄着小娃去铺里吃糕。
郑婆子摇着扇子跟上来,说起唐家来。
“明浩那孩子就是想不开,做坏事的是他大伯,又不是他爹,到处去打听还不知道去了哪,茂生夫妇伤心的不行,眼睛都要哭瞎。”
“唐老头带个两个大孙子去了县里,老二两口子只顾找儿子,唐婆子撞个半死全要大儿媳妇伺候,这大儿媳妇也真倒霉,要换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听人说她大儿媳妇闹着和离呢,公公做这样的事,她没脸见人了,当天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
喜月没吭声,欢儿回了句活该。
唐家的事毕竟跟郑婆子没甚关系,摇着扇子离去,和人闲话起淑惠多喜人。
她就是成心故意的,就是要李婆子听着难受。
镇子不是很大,闲话由镇西传到镇东要不了多少时间。
豆腐卖完,李庆有想去看看淑惠,又想起宋腊梅让他离远点。
过去必是遭白眼,他有些犹豫了。
李婆子同样起了心思,听人说孙女小嘴很甜,说话伶俐,就想见一见。
去村里她舍不下面子,既然在镇上,听说了自该去看看。
她一个人有些不自在,原想叫李老爹一道,刚巧二闺女李来弟过来送菜,喊着她一起。
家里一摊子事,李来弟对这个侄女没有多上心,此时有些愧疚。
道:“我这个二姑总不好空手去,她周岁没送什么,扯块布带着吧,多少是个意思。”
她还没分家,日子过的紧紧巴巴,又是在眼前来的勤,李婆子疼她多一些。
回屋揣上钱:“布钱我出,就当是你送的,我买两包糖块,杨家是做糕的又疼娃,糕肯定不稀罕,再买几个甜瓜带上。”
娘俩挎着篮子有商有量朝外走,李庆有抬脚想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