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忘记找郑家订的肉,飞奔着拎回来,又拎上一包糕点当是给宋常富的谢礼。
宋常富笑的开怀,倒不是单纯因为吃这上这肉,而是听喜月说送给他的端午礼。
这丫头是个知恩的,也正经把他当长辈待。
他一辈子没个闺女,虽说疼腊梅,喜月的性子更对他脾性。
这要是亲侄女就更加好了。
可惜他没多个适龄的儿子,要不然定要娶回去当儿媳妇。
回到村里,喜月把地契给杜巧娘看。
宋常贵去了地里,宋常富便没有长留,匆匆说两句话,拎着肉和糕点回去了。
一路上见人不停显摆,道这是喜月侄女孝敬的端午礼。
杜巧娘不识字,拿着契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夸道:“我闺女就是能干,连自己的宅子都有了。”
又道:“可惜夏收后要服徭役,要不然到秋天都能搬新铺子了。”
搬新铺子要添的东西不少,喜月并不急。
最迟不过明年上旬,一定能搬进新铺子。
还要重修灶房,烤房,再就是修后面的住屋。
要做的事很多,喜月浑身充满干劲。
杜巧娘摇头失笑,闺女满门心思都在铺子上,一点心思没想嫁人的事。
亲事只有她这个当娘的操心。
盼着葛天冬院试过上门提亲 ,倒不知该不该提前露点口风。
喜月仍在兴奋讲着铺子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的,以后要怎么布置。
完全忽略杜巧娘表情,更不知道她心里想着的这些事。
宋腊梅盯着喜月露出笑,心里羡慕她敢做敢冲。
眼看就要夏收,夏收之后去镇上卖茶水,说实话她挺紧张的。
害怕自己做不好。
害怕别人会对她指指点点。
赵春兰同是羡慕,微挺着肚子道:“什么时候你大哥也能买个宅地,一年要省十多两赁金呢。”
喜月笑道:“大哥生意越来越好,说不定很快了。”
赵春兰并不伤怀:“日子过的有盼头才好,才有干劲,才有动力,也才觉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