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糕回来,喜月见大哥一脸喜色,忙问是不是买卖谈成了。
“对,接了一桩活。”
先前的活要么本村的,要么是介绍来的,这还是头回有人找上门。
对杨应和来说,意义重大。
喜月也替他高兴:“有一就有二,大哥的生意定会越来越好。”
做买卖要靠时间沉淀,慢慢做出名气,生意也就起来了。
杨应和信心满满,干劲十足,热的满头汗也不歇着。
喜月去灶下烧水,陶罐里放了晒干的金银花和菊花,消消暑气。
茶壶拎出来放在棚下的小桌上,又倒两碗出来晾着。
有人停在铺前买桃子,又要讨碗水喝,欢儿秤桃子,喜月回灶下拿粗陶碗装了满满一碗水出来。
妇人一口气喝了,还碗道谢又说:“这天实在太热了,家里出来前喝了两大碗水,全变成了汗,还没走到镇上就渴的不行。”
太阳晒着确实热,喜月笑着附和两声。
她是要走娘家的,买完桃又买了糕,随后挎着篮子朝镇里去了。
喜月回灶下放碗出来,就见狗剩的弟弟狗蛋小跑着进院来。
热的一脸汗,脸晒的红扑扑的,喘着粗气说:“不好了,木兰的家人找过来了,要带她回去呢。”
喜月一听,忙跟着他回村。
出来的太匆忙,竹笠都没带,顾不得晒,小跑着朝家赶。
还没进村已经看到村西头树下围着一群人,还有人争执的声音。
待走近看到木兰被她表嫂扯着,几人吵的正不可开交。
木兰姑父看到喜月情绪十分激动,指着她骂:“我早说过就是你把她藏起来,黑心肠的奸商。”
“说是好心收留木兰,谁知道揣的什么心思,想把她卖去哪里?”
杜巧娘还嘴:“我们要卖早就卖了,还等着你们找过来?”
宋常富唬着脸:“跟他们浪费什么口舌?木兰户契在村里,你们要报官尽管去,快点去吧。”
“你们凭什么把她户契落在这,这是强迫她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