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明两种都送去清乐坊,看那边人的喜好。
送糕过去的时候,与赵管事说有一些是给她的,让她尝尝看哪种味好。
赵管事笑着接下,喜月忍不住向她打探听琴的事,她肚里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打掉了?
“她赎身出去了,你不知道吗?”
喜月茫然摇头:“我还真就不知。”
她与李家的关系,赵管事一清二楚,看左右无人小声道:“那你还不知道是你姐夫替她赎的身吧?”
“对外说是家里人赎的身,说是回了老家,我看不像。”
得了喜月这些好处,赵管事才肯道出内情,若不然也不会多这事。
如晴天霹雳,喜月望向杨应和:“他到底想做什么呀?”
杨应和又哪会知晓?
“你们可别说是我说的,也别回去就去李家闹。”
赵管事摇头走开,听琴那丫头性子沉稳,是个能成事的。
她看中李家,哪会轻易松手?
可怜了那正头小娘子,才生下小娃,也是造孽碰上这号人。
喜月心急的连铺子都没回,抄小道要回村里。
被杨应和拉住:“你好好说,万一事情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他不想喜月掺和到这事当中,再落个里外不是人。
“她虽不是亲大姐,但这事我不能装不知道,我回去给她提个醒,拿主意的还是她。”
杨应和不放心的交代:“那你回去别瞎出主意,就把我们知道的说一声。”
“大哥尽管放心,我有分寸。”
虽是这样说,喜月回时一肚子的话都是想劝大姐和离。
对李家彻底没了好感。
村里人忙着插秧,杜巧娘和宋腊梅正准备去地里帮忙,看到喜月进院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大姐你被骗了,他给那小丫头赎了身。”
喜月一句话让几人都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