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元宵卖糕

杜巧娘又哪会放心:“你们两个姑娘去开铺子哪成,得有大人在。”

“我都十三了,又不是小娃,欢儿姐再早出生几日都算十四,咋还不放心呢?”

杜巧娘要生娃带娃,等她能抽开身,她们都能嫁人了。

到时开铺子再扯上婆家,那可就复杂了,她才不想这样。

这铺子她是开定了。

杜巧娘也知道生下小娃后,她是彻底抽不开身了,就道:“若不然叫你嫂子一起。”

喜月又是不赞同:“大哥要做木活,他们还有地,还有石头阿圆要照顾,嫂子就是想也抽不开身。”

“要是你们两个去开铺子,我是不同意的,都是半大的姑娘,我不放心。”

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事,杜巧娘说什么也不同意。

她怀着身子,喜月也不想气她,好言劝道:“镇上离家又不远,再说大姐还在镇上,能有什么事?”

她这样说,杜巧娘眼睛一亮:“干脆就在你大姐旁边开铺子,有她看着我倒是能放心。”

铺子开在什么位置喜月都没意见:“先看看那条街上有没有铺子赁吧?”

“得离你大姐近的,太远也不行。”

这事便初步这样说定。

卖糕赚的钱杜巧娘都另放着,只得三两多,开铺子还要再存些,倒是不用着急。

又是满满两食盒的糕,用过早饭赵春兰先和她们去仙女湖。

看灯是要晚上,家里人晚些时候再去。

等她们到时,湖边道两旁已经有小贩摆起摊。

泥人、吃食、糖葫芦、花灯摊、杂货摊……卖什么的都有。

与隔壁摊子留出一人宽的间距,喜月把竹桌摆上。

身后就是仙女湖,还留有位置可以供人赏景。

三人正说着话,旁边卖木雕的老翁开口:“你们也是打北边来的?”

他身边还有一个少年在看书,闻言看看三人,点头一笑。

模样周正,有个十三四的样子,许是读书人,有些书生文气。

喜月她们也笑笑点点头。

赵春兰笑着说:“我们是同江县平福镇的。”

老翁道:“巧了,我们也是同江县,不过是江安镇。”

两个镇子只隔着几十里,都互相听说过,同乡见同乡,亲近不少。

老翁自称姓葛,原先在老家就是靠雕木为生,旁边孙子叫葛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