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契科夫看乔治,他记得乔治说可以。
“如果只是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你已经做到了。”
乔治对古契科夫的工作基本满意。
古契科夫主政这几年,俄罗斯不仅在远东取得重大进展,而且在非洲也打开了局面,越来越多非洲人觉醒,投入到反殖民战争中,成效斐然。
俄罗斯现在所面临的国际局势,比乔治重生那会儿简直是天壤之别。
“希望将来俄罗斯人提起我,不会只想到基辅的饥荒——”
古契科夫耿耿于怀。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有人不畏挑战,瓦西里为一月份的大选主动来找乔治。
“为什么?”
乔治也不知道瓦西里为什么要参选。
瓦西里如果要参选,首先要从军队退役,然后才能参选。
“亚历山大和菲利克斯太过保守,没有丝毫上进心,从不主动出击,不能带领俄罗斯走向更高的巅峰!”
瓦西里志向远大。
乔治大皱眉,瓦西里确实有志气,但是不一定有和志气相匹配的能力。
作为军人,瓦西里基本合格。
但并不代表瓦西里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客,别忘了隔行如隔山。
乔治也不能直接打击瓦西里的积极性,那会伤害瓦西里的自尊心。
“如果你愿意参选,我可以老老实实待在君士坦丁堡,可是你看卡尔,他能带领俄罗斯走向巅峰吗?”
瓦西里对曼纳海姆同样不满。
曼纳海姆是杜马属意的候选人。
“至少卡尔在外交上经验更丰富。”
乔治对曼纳海姆倒是没意见。
别看这个时空的曼纳海姆老老实实,没有多少表现机会。
另一个时空的曼纳海姆是芬兰国父,不仅顶住了小胡子的压力,而且还让红俄灰头土脸,客观上导致小胡子自以为看透了红俄的实力,铤而走险向红俄发动进攻。
从这一点上说,曼纳海姆领导下的芬兰,直接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
“外交官都是只会吵架的家伙,只能在谈判桌上表现实力;俄罗斯本不擅长吵架,我们更喜欢直接动手。”
瓦西里是行动派,确实很适合俄罗斯。
让俄罗斯跟人玩心眼,被人卖了恐怕还要帮人数钱。
“你不能只通过暴力解决问题,大多数纠纷都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的。”
乔治愈发担心。
“只靠和平方式是无法彻底解决纠纷的,你当初为什么不接受临时政府的建议?”
瓦西里居然懂得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真是难得。
帝俄刚被推翻那会儿,临时政府确实是想和乔治谈判来着。
乔治也不是没谈,划下的红线是尼古拉一家人的安全,最终也是因为尼古拉一家人下落不明,乔治被彻底逼反。
“行吧,有没有你推荐的继任者?”
乔治征求瓦西里的意见。
“安德烈正在火车上。”
瓦西里推荐的人选让乔治无法拒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