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刚说到一半,孔或便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好奇,但很快他突然便反应了过来。

这叫许怀安的...不会就是东宫洗马,镇国公世子,许怀安!

一时之间,整个御书房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桓皇和孔或二人的眼中皆是闪过一抹不可置信之色。

许怀安二人怎么会不了解?但若是说这门策论是许怀安写出来的,二人却是怎么也不敢相信。

因为这策论里写的东西,势必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甚至于镇国公府的利益也会被触动。

原本桓皇以为是某个寒门学子所写,却没想到是许怀安所写。

想到此处,桓皇面色变换了许久,突然似乎想到了什么,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没想到竟是这小子所写,好好好!当真是天佑我大桓,天佑我萧氏!”

说着,只见桓皇看向孔或道:“此道策论先留在这里,尔等先评估其他的考卷,最后将考卷进行汇总。”

孔或虽不明白桓皇为何会如此高兴,但也只能点头道:“是。”

说完,孔或便离开了御书房。

而桓皇也不管孔或,目光灼灼的看着面前的策论,嘴角却是露出了一抹冷笑。

“好...好!果然虎父无犬子,此番琅琊...朕势在必行!”

......

时间过的很快,礼部经过几日的讨论,很快便将所有的试题给整理完毕。

但礼部尚书的手里却拿着一份缺了一门的考卷,看着两名大儒皱眉道:“你们是说这名考生少了一门策论?”

“没错,就是少了一门策论,若单从这前两门的题目来看,这名考生答的非常不错,甚至于比我等还要厉害,若是他策论稍微出彩一些,今年的科举状元我等几人以为应是此人...但我们找了许久,却都未曾找到他的策论。”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开口说道。

礼部尚书闻言,顿时眉头皱了起来,然后叫来一个礼部的主簿问到:“丁七三第三场策论可曾来过?可曾收到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