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谢氏只是来找陛下要一个说法罢了,我谢氏当年追随太祖一起建立大桓,积攒百年声誉,如今差点一朝尽毁,许忠义身为镇国公,对大桓自然是居功至伟,但我谢氏又何尝不是?陛下如此包庇镇国公,就不怕寒了我谢氏之心?”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后惊诧的看着谢友厚,心中暗想,这谢友厚胆子也太大了,这句话明显是在逼宫,要是桓皇发怒,怕是不好收场,要知道,桓皇可不是什么仁慈的君主。

果不其然,桓皇在听到谢友厚的话后,面色陡然一沉,一双凌厉的目光死死的看着谢友厚。

但让人更为吃惊的是,谢友厚丝毫不惧,只是低着头,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

桓皇见谢氏如此,心中一横,眼中杀机必现。

桓皇登基这几年来,除了上次因许怀安被刺杀而动怒过一次以外,对世家倒是没有什么大动作。

而梧州王氏被灭,也是必然之事,毕竟谁也不知道带兵的许忠义会做出什么,所以许怀安遇刺,王氏必亡是事实。

所以,其他几大世家对王氏被灭并不放在心上。

因为桓皇的底线很低,但他们并不知道,桓皇早就想动世家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而如今,谢氏的这番举动,已经彻底激怒了桓皇。

旋即,桓皇嘴里发出呵呵的笑声,那笑声让人听着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只见桓皇脸上逐渐露出和煦的笑容,看向谢有厚道:

“谢家主说的有道理,许怀安变成这般模样,确实和镇国公脱不了关系,来人,去宫门口将镇国公也给叫来。”

而谢友厚听到桓皇的话,眼中闪过一抹得意,以为桓皇这是对谢氏服软,是怕谢氏真的撂挑子,一时心中不禁有些洋洋得意,看来琅琊谢氏的名头,在如今的大桓依旧让人忌惮。

但周围的官员们,却是一个个都低下了脑袋,不去看谢氏,也不敢看桓皇。

整个金殿内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而另外一边,许忠义正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忽而见到一个小太监匆匆跑到自己的面前,说陛下召见自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对着那小太监问到:

“陛下召本公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