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从古至今,教育公平依旧是难题

我们看来司马光提出的“逐路取人”的观点其实与明朝的“南北分卷”的政策看起来蛮大同小异。

但是,司马光的“十人取一”改革方案,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些,更多的是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在宋朝的时候,北人长于经史,南人长于文学。欧阳修指出,司马光只见每次考试南人进士多,北人进士少,故欲改法使多取北进士。这些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并分析道:如今东南各州已是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各州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

这场辩论持续日久,各方争论不休。宋英宗最终仍决定依旧法,l科举录取“仍取旧制”。

双方虽都有党争嫌疑,但它们其实都是在维护公平。欧阳修是“科举考试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司马光则是“机会面前,人人人有份”的区域公平。】

<司马光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不免有党争嫌疑>

<司马光是个卖国贼>

<司马光除了政治主张,稍微保守了点外人,投降派了点外,其他还是不错的,他编的资治通鉴还蛮好看的,整整几百万字看完了有点空虚>

<哈哈哈,你不如说司马光干脆去编书吧>

<那这么说的话,北宋很多人都干脆从观察场上辞官回家,认真发展自己的才学好了。>

[宋熙宁三年司马光:…这都是肺腑之言!!!再者,我自问从未想过要伤害宋朝的利益,遑论卖国贼?!]

[宋熙宁三年欧阳修:哦,治平年间的事啊,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

[宋仁宗赵祯:这么说来,我宋的南北问题也是日益严重啊]

[唐太宗李世民:要说这事啊,还得怪@唐玄宗李隆基,你说说,你要是好好的在任上解决掉那些问题,不让安史之乱发生,让大唐好好的安然度过这200多年,会有那么多事了?]

[宋熙宁三年沈括:咳咳,其实依照历史进程来看,用后世常说的来讲,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唐玄宗李隆基:现在在朕的治理下,依然是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不可能再有的。]

[武周太平公主:…… 三郎还真是越来越自大了呢]

宋 熙宁三年

司马光满脸愤慨,光幕不待见他,他是知道的。但是莫名被背上卖国贼的称号,他是绝不允许的!!!

本来在最初的时候,他是打算直接辞官闭门编撰书,可是官家不允许,告诉他这是宋朝改革最为严峻的时刻,需要他的帮助。

是以,他说还是对王安石的变法颇有微词,但每当他提出质疑的时候,王安石竟都能微笑听完,然后再去实践修改。完全不像以前那个倔脾气…倒显得他自己是一个很小气的人了…

唉,还是编书好呀。

赵顼在宫中发现光幕上有一人的评论说得蛮有道理(主要是不易听懂…)。

“沈括?”

赵顼正琢磨沈括这个名字有些熟悉的时候,便听见王安石的声音。

“王公,可是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