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也不在意,迈着步子就进了学堂,进了门,整个学堂只有右边第二排坐着一个人,原来是贾兰。
贾兰见是贾环进来了,微微吃了一惊,心道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环老三怎么这么早来学堂了,便起来行了一礼,说了声:“三叔早”。
如今刚算是初春,早上的天气还很冷。贾环看贾兰这半大小子早早便来学堂,怪道红楼后期能有兰桂齐芳,冲这份坚韧,将来也能成器。
贾环与贾兰见了礼,坐下来打开书匣,拿出一本中庸细细研读起来。
穿越前,贾环是一位文科生,传统文学的功底相当不错,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之类的,真可谓是专业对口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咿咿呀呀的,贾环拿起“中庸”就读了起来。
贾兰现在就更吃惊了,贾环在学堂素来就是滥竽充数的,除了哭玩打闹,简直一无是处,加上本人又是畏畏缩缩的形象,就显得更反差了。
而且目前先生刚教了千字文和幼学琼林,四书五经这种高级课程还没开始学,看贾环读中庸这么顺畅,虽然听不懂,但依然觉得很厉害的样子,就更惊讶了。
古代科举首重四书,尤其以明清两朝为甚,这在史料中都有记载,大乾朝与明朝尤为相似。基本上只要通读了四书五经,下场参加童生试基本上没啥问题了。
就这样过了半个时辰,渐渐地学堂的人就多了起来,叽叽喳喳、沸反盈天,进来的人看到贾环一本正经的在读书,惊得差点下巴都掉了下来。
众人嘲讽了一番便不予理会,嬉闹打诨、嬉笑怒骂,一时间学堂中好不热闹。
一个早晨,贾环已经读了半本中庸,因为原本就有基本,又收获了许多新的心得和体会。待贾环伸了懒腰,抬头就看见贾宝玉和秦钟手牵手走了进来。贾环嘴角抽了抽,心里想,这都不背人了吗?
贾宝玉瞥了一眼贾环,便领着秦钟坐到了角落,两人勾肩搭背甚是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