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在渭水北岸,要想渡过渭河,有多种方法,要么是舟渡要么就是搭建浮桥。当然,这其中最为轻便的自然是渡河过桥了,咸阳城南就近有两座大桥。
其中咸阳桥最为著名和庞大,整座桥长有两百六十丈,桥面宽达六丈,桥体宽大最是适合大队兵马行军。
咸阳桥同时还有一个更为显而易见的优点,那便是他所处的位置,在咸阳城正南面,咸阳桥距离城南不过三里多的路程。
除了咸阳城之外,在渭水北岸更下游,距离咸阳城差不多五十里远外还有一桥,此桥名唤中渭桥、因与长安城西面横门相对,也唤作横门桥。
岐邠二镇若是要渡河南下,选取这咸阳桥自是最为便利,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队兵马行进,城上的禁军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这正是岐邠二镇所期望看到的。
李茂贞和王行瑜二人会同诸将仔细商议着,最后决定,城西的岐军距离咸阳桥最近,自是适宜这渡河之事。
渡河南下,这本质上就是佯攻长安城,特意引诱城内的守军出城来救。
至于城北王行瑜的邠军,主要任务就是策应包围,将部分的兵马迁至城东军寨之中,如此城西城东各有兵马,一旦城中禁军出动,当可东西夹击,一战而定。
二镇细细商议,将完整的军策彻底定了下来,皆是自信能够攻破咸阳城。
经历了再一次猛攻之后,咸阳城外再次沉寂了起来,城外的藩兵不再进攻,这让城中的皇帝李晔很是失望。
李晔心中捉摸不定之时,派出城外的斥候传回了消息,城西城北的藩军皆有动向。
先说城北,军寨之中有部分兵马南下迁至城东的军寨之中,看这样子似乎要做着持久围攻的打算。
只不过凭借城北邠军的那些兵马,分摊到城池两面之上,兵力似乎有些薄弱了。
城北的军讯李晔听来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倒是城西方向的岐军有了大动静。城西的岐军收拾粮草和军帐等辎重,向是有拔营而出的打算。
这样的军情消息,岐军军寨之中即便是想遮掩也遮掩不住,毕竟城西的守军登高一望就能窥见个大概。
另外岐军军营寨中奔出了一股股的哨探轻骑,他们沿着渭水北岸顺流而下,做着巡弋之状,明显是要为后方大军开路做准备。
皇帝李晔登高城西城楼,看着城外岐军的军寨,远远眺望之间营寨之中无数的黑点在移动,寨中的喧哗之声也微弱可听。
观看岐军军寨,竟是正有着拔营的准备,他们下一步的动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