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议论之事首先就是长安城内外的民生安顿问题,一场兵祸导致了长安城上千人无辜丧生,尤其是城外近郊的百姓凄惨,被屠戮甚众。
李晔命户部、工部处置战后的民生问题,确保在不久的将来长安城能够维护稳定,恢复到往常的安详康乐。
其次议论的就是残兵败将的问题,兴平一战神策军大败而归,三万禁军只逃回来了万人,余者要么就是被藩兵们一路追赶屠杀,要么就是四散溃逃各方,不归编制。
想到此李晔心里就一阵萧瑟,即位之初朝廷招兵十万余人,河东一战损失惨重,伤筋动骨,兴平一战更是把禁军的不堪衰弱暴露无疑。
败兵已无斗志,这万余人的禁兵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李晔的心中自然打着叉号。
然而这些败兵依旧是北司各权宦们争抢的对象,他们争抢着这块早已污糟腐烂的肥肉,丝毫不嫌弃依旧能下得去嘴。
李晔提议将这万余名禁兵原地解散,各自给他们遣散军饷,然后重新招募禁军新兵。
北司刘景宣、骆全瓘等人争相反对,言辞激烈,就连南衙宰相崔昭纬等人也执反对意见。
刘景宣等人考虑的是要要吞并这些兵马以壮大手中的实力,而崔昭纬之所以反对,实在是担心京畿的安危,哪怕这些是败兵,短时间那也比新招募而来的禁兵战力要强,有所依靠保证。
而且这一万败兵数目着实不小,万一闹起了兵乱那可不得了,就因为禁军内部的兵乱可不在少数。这些大头兵们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自下克上,索要军饷,攫取利益可是有着手段,一旦处置安抚不好,这些兵都会自发性发起叛乱。
经过一顿扯皮,李晔与朝臣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将这一万败兵遣散掉一半老弱,留下一半青壮重新填补进神策左右两军和羽林、龙武等各军之中。
趁着时候,李晔提议重新设立一军种制,那便是御前班直,同样隶属于禁军之中,职责就是轮值宿卫皇帝内殿,御前当值,寸步不离保护皇帝的安全。
有神策、羽林诸军宿卫皇城,众臣实在不解皇帝为何要编练一支御前班直来宿卫皇帝内殿,而北司宦官都是警铃大作。
皇帝设立御前班直,与方镇节度使麾下的后院兵的职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