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是从繁到简。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正式公布实施。
《常用汉字简化字典》收录常用的汉字和次常用的汉字约4000个。仅标注拼音,暂不标注汉字的字义解释,按照拼音首字母进行排序,繁体字、简体字对照书写。这样工作量就大大减少。
以后时机成熟,再组织团队编著汉字简化完全版本的《中华字典》。有了《中华字典》,就没有康熙什么事了。
汉语拼音是字母和拼法拼成的普通话语音音节,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1958年公布实施。
汉民族共同语古已有之。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夏商周时期,洛阳成为整个“汉语文化圈”的核心区域,“洛阳音”成为天下正统,称为洛阳雅言。
从汉朝起,凡洛阳作为首都或陪都的朝代,洛阳城内太学的“读书音”,成为士族阶层的标准音。中华5000年文明史,4000多年里中国人都说洛阳读书音。洛阳读书音仍保留在京剧“韵白”和客家方言中。
西晋承袭汉代以洛音为国语。东晋迁都南京,洛音与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隋唐时期,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宋朝时期,以洛音作为标准语音。
元朝统治者法定蒙古语为国语。明朝建立后废除蒙古胡语,《洪武正韵》规范了汉语标准,以中原雅音为正音。官话以金陵雅音为基础,南京官话成为官方语言。
金陵雅音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北京语音,北京官话初步形成。
满清早期,南京官话仍为官方主流标准语。雍正时期,推广北京官话。满清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推广,洛阳读书音、金陵雅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常用汉字简化字典》以洛阳读书音为基础,结合金陵雅音、北京官话的读音,使用拼音标注,确立汉语标准读音,命名为普通话。
中国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