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活久见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5061 字 2个月前

他们还有点怀疑,这所谓的假子,其实就是老魏的儿子小六,一个不爱武装爱美食的小子……

但观那小子的几番作为,却又结结实实地将大家都惊得掉了下巴。

“确实不能这么被动,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侯爷身上,这可不是一个军事统帅该做的事情!”

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问题是,怎么做?

怎么做,其实也很简单——立即与外界建立联系,将外面的情况摸清楚,做出相应对策就对了。

其实庲降都督的手里掌握着这一支5000人队伍,在南中,本身就是近乎无敌的存在,如果他们愿意,一夜之间,拿下且兰,恢复牂牁郡的秩序,一点问题也没有。

当时,马忠和张嶷想的,就是让更多的牛鬼蛇神跳起来,一网打尽。

谁知道,半道上杀出一个魏文长来,而且还杀出一个叫魏六的,打入且兰古城刘胄的内部去了,并且拿出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来,不仅是让更多的牛鬼蛇神跳出出,而且结果可能是但凡有一点小冲动小梦想的人都会主动跳出来,跳到平夷城这个大锅里来。

平夷城,这口巨大无比的锅,却是马忠他们主动让给那魏六的,里面还盛放了无数的贵重佐料——粮食、草料、美酒、食盐……

他们相信,留在平夷城的这些物资,将会让无数蛮酋豪族蠢蠢欲动欣喜若狂。

但是,之后呢?

就将如此巨大的一个局,全盘交给那少不更事的魏六和魏延的三个姑娘家?

怎么可能!

马忠忽然发现自己的思路有点歪了,他发现自从魏老侯爷来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少了许多,很多时候,都是被魏延带着走了。

而魏延呢?

到目前为止,老魏整日神神叨叨的,神秘莫测的,却一点真正的行动方案都没有拿出来过。

“这样很危险!”马忠暗自道。

他当即打起精神,道:“伯岐,立即派出斥候人员,你负责东向事,重点是且兰军力调配东向;伯恭,你负责西向事,你负责的面积最大最广,记得与各地官府保持密切联络,要求他们做好自保工作,告诉他们,自保足矣,不要让自身有所损伤,便是大功一件!南中大乱之后,便是大治,需要他们暂时退却。豪族方面,密切关注,不必干扰他们任何行为。”

马忠看了看魏延,欲言又止,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个时候,其实老魏也有点不好意思,自己千里潜行,来到南中,看似做了很多事情,但其实什么也没有做。

且兰古城那边,是沈腾和三个姑娘他们主动做的。

说起来,自己是一个叱咤风云几十年的老行伍了,人家几个人也把自己当老祖宗一样供着,但实际上,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做。而南中,现在却真的如一口巨大的沸腾的鼎一般,接下来,盖子捂不捂得住,还真的两说。

“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啊。”

“我魏文长这是怎么了?自己本不是这样的人才对啊。自己作为汉中太守,坐镇蜀汉北大门几十年,何曾出现过任何一点差错?”

“现在,这是怎么了?”

“越活越回去了?”

“真如同那小子说的‘活到狗身上去了’?”

“都怪那小子!”魏延终于咂摸出一点味道来,得出一个终极结论——“自从这小子出现后,老子就几乎没有带脑子出门了。”

既然很久没有带脑子出来了,也好,现在,就装孙子装到底呗。

魏延道:“小子,该老夫干什么,只管说,到了你的山头,就该听你的。但是,我要提醒你一下,那小子身边,有孙吴的一个叫什么吴彦祖的,意味着,孙吴不可能对南中此次动乱视而不见,若是可能,这件事情,就由老夫去做吧。”

马忠连忙給魏延深鞠一躬,道:“侯爷高明,末将正有此意。南中豪酋,无论做何动乱,其实都好解决。而孙吴的力量一旦介入,便是两国间的大事件,处理不当,引起国难,非同小可。此事,还请老侯爷给出意见为好。”

魏延也难得的严肃起来,他做汉中太守十几年,岂非不知道其中分量!

魏延点点头,道:“以老夫思量,孙吴未必就敢在这个时候公然出兵挑衅,即便是介入,也必定不敢打孙吴的旗号,这样,给彼此都留下政治运作的空间。”

三位将军顿时眼前一亮——这个,他们倒是真的没有想到。

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如果孙吴势力公然打着孙吴的旗号介入南中,则就等于宣布两国开战,那么,很大的可能就是蜀汉拼尽全力,与之周旋到底。如果不敌,则势必与曹魏联合,共灭孙吴。

这种将自己的盟友推进敌人怀抱的动作,绝对不可能出现,至少,不该在现在出现。

那么,如此一来,事情就好处理得多了。

马忠开心地说道:“只要他们不把自己当做孙吴的军队,咱们也就装聋作哑好了,当他是流寇盗匪私兵蛮族什么的,随便怎么处理,根本就不要往孙吴的身上靠,反正,最后的结果,彼此都不会承认就是。”

张嶷一直没有插话,他本就善谋,此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有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人家的动向,力量,领队的将军,作战能力和风格,现在在哪里……都还是未知的。”